业余无线电比赛给我带来的乐趣——短波爱好者的自述 文/李志刚(BD3MV) 一年一届的CQWW WPX比赛,与CQWW比赛同是由美国《CQ》杂志举办的全世界范围的业余无线电大型比赛。这两个比赛也是目前国际上较大的业余无线电赛事,参加人员很多,高手林立。 这两个比赛都有SSB模式和CW模式,我很喜欢CW模式,当然每年的SSB比赛也参加。2013年3月的CQWW WPX SSB比赛,因为实在太累了,两天48小时的赛程,我只参加了28小时。期间共完成107个QSO(与107个国外电台做了通联),得分2 744分,在15m单波段单人无辅助新人组,成绩名列国内第一、亚洲第六、世界第十七名,拿到比赛组委会的奖励证书。这次比赛,我收获了很多经验,在赛后我进行了总结,希望与大家交流,共同进步。 科学严谨地学习 业余无线电通信和所有无线通信一样,都要遵守无线电波的传播规律和相关法律法规。业余无线电通信涉及知识面广,可研究的领域很大,发展空间更是莫不可测。我从小就爱好无线电,从小学至大学都没有放弃对无线电知识的学习和探讨,虽然我大学的专业是农业,但一直没有扔下电烙铁和万用表,对于电阻、电容和集成块更是情有独钟。对设备的使用、各种天线的制作都认真学习,除了网上查资料,鉴借别人的经验外,还亲自动手制作,有的要反复制作多次,拆了装,装了拆,一根导线的长度和线径,都会关系到通信效果和质量。 和国外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通联时,无论SSB模式还是CW模式,都需要用英文。起初,我对英语不知不懂,只好自己给自己培养兴趣,逼着自己掌握一些英文知识。常常是向孩子请教、与电脑交朋友。那时候几乎把整个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英文学习上,从ABC的电码到简单单词的电码,我都刻苦练习。我利用MP3录制单词和莫尔斯电码,随时随地收听练习。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当我再打开电台时,终于能抄清对方的呼号,直至拿起话筒或者电键与台友通联。 对于莫尔斯电码,4个点不能听成5个点,3个划不能听成2个划。对于SSB模式,世界六大洲不同人种的发音语气不同,使用国际标准解释法的和非标准解释法的人很多也很杂乱,不能把非标准解释法的A听成标准解释法的M。同一个英文字母J,在亚洲东方语气,一般与欧洲的西方语气的报读法不一样。国际上有Q简语的规定(现在国际航空和航海通信还在使用的),比如表达“确认通联”时,同一个意思有的人喜欢用“QSL”有的人喜欢用“CFM”。无线电通联时,既要大脑反应快,还要灵活,也要认真做好笔记,可以说是耳脑手三者并用的一项有益运动,这些都必须在科学严谨的态度下完成。 遵纪守法有素质 国际无线电领域,法规很多。各国虽有差异,但主体相同。特别是在业余无线电领域,不同的洲,不同的国家,在一个频段范围内,各自的使用规定有差异。但“礼让三先”、“遵守通联规则”、“不谈个人隐私”、“不涉及政治和经济”这些方面,还是一致的,我国法规也很健全。 如亚洲东部的有电台在21.015MHz用莫尔斯电码主叫后时,我们不能在这个频率上呼叫南美电台,即便是很希望得到南美电台的通联记录。主动呼叫的电台不QRT,则绝对不能在这个频率上呼叫。 某个电台在7.05MHz用SSB模式工作,我们就不能在7.05MHz ±3kHz范围内工作,否则将影响7.05MHz别的电台的工作(比赛时或者“越距”时除外)。 某个电台用异频方式工作,我们就不能在他的发射频点发射。否则,在他的发射频点发射时,很多电台都在这里接收,都能听到插入者的呼号,会影响很多电台。 通联结束后,国际惯例是要互相邮寄通联卡片,或者用有关网站传递自己编制的“通联卡片”,作为一次无线通联的证明。如果只是简单的空中通联而日后不给对方邮寄或者传递通联卡片的话,将被视为无礼节的通联,久而久之将失去自己在无线电空中通联的信誉。 违规通联也将影响到我们国家的信誉和声誉,因为每个电台的呼号都是独一无二的,可以查询到电台操作者的国家,所以违规操作不仅会破坏自己的形象,也会给国家形象带来影响。 处理好几个关系 爱好业余无线电的朋友,要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工作时间与业余时间的关系,不能因为业余爱好而影响正常工作。 二是处理好家庭与业余爱好的关系,不能下班就坐在电台前,自己应该承担的事还应该去做,不做是不对的。 三是处理好设备资金的比例,不能把买菜的钱花在买配件上。 四是处理好邻居的关系,不能因为架设天线和夜间喊话而导致与邻居关系受损。 五是处理好“好设备与差设备”的关系,好的设备和天线固然好用,但是,QRP的5W电台,照样可以凭着高超的通联技巧通联全世界(包括用SSB模式和FSK模式;谐振好合适高度的天线,在电离层的作用下,用5W SSB模式完全可以与地球的另一面的电台通联。)。 发挥自己的特长 喜欢业余无线电的朋友们,不一定都是“通联派”(时常上台通联),也有“焊机派”(DIY爱好者),也有“研究派”(研究设备使用与改装、进行通联研究)。 我既是“焊机派”,也是“通联派”,喜欢CW模式下通联,并动手做手动天调或者天线试验等。 无论哪种“派别”,都是业余无线电的一种形式,都要在取得相应合法执照的前提下,才能工作和试验。 提高自己的业余无线电知识,在喜欢的领域内才可以取得成绩。 不断探索 永不自满 20世纪90年代,国家初次恢复放开个人业余电台时,我通过考核取得业余无线电台操作证。通过之前玩业余无线电,也逐渐积累了一些设备,掌握了一些知识,从玩U/V段设备过渡到短波设备。 1999年我考取二级操作证后,接触到短波通联。和国际爱好者们在空中通联是我的一大爱好,使我从中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天文的、地理的、社会的都能涉及到。1996年我取得了“中国10区通联奖”、“山东短波通联奖”。2009年取得张家口无线电管理局颁发的“先进个人奖”。1997年在《中国业余无线电通信》杂志(内部刊物)上发表了关于多波段近距离同时开通的试验报告。这个报告就是将山西南部、河北中部与我所在的河北省宣化市用电波串联在一起。三个地区成三角形地段,互相距离都不超过1 000km,在一个时间段内,40m波段、15m波段、10m波段及20m波段,同时都能空中通联,说明当时电离层的变化很独特,是个很难得的试验机会。 之后,我的目标向国际发展,由通联亚洲的日本、韩国、俄罗斯到大洋洲的澳大利亚,逐步发展到欧洲和美洲等。住进了楼房后,半夜高声喊话影响邻居和家属休息,我开始自学莫尔斯电码,带上耳机听,用手敲,声音小了,邻里关系和家属关系处理好了,自己也学到一门新技巧。 我的通联卡片 后来我参与比赛,先是了解比赛规则,逐步参与有关赛事,然后发展为只要有时间就参加业余无线电比赛。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邮寄卡片,收到国外来卡,我都会回卡。截止目前,我已经发出卡片3 000多张,累计卡片印刷和邮寄费用就达到近2 000元。收到世界六大洲来卡500多张,同时收到电子卡片400多张。目前我家里的工作间,除了电台、电脑和世界CQ分区图,就是一堆天线、馈线、配件、电烙铁、万用表、户外用品等。 我的业余时间,除了坐在电台旁敲电键,就是坐在电脑前浏览“无线电网站”,这就是我的全部爱好,业余无线电使我技强艺高其乐无穷。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走向了世界,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我将继续热爱业余无线电,不断探索,争取更多更好的成绩。